智果

公元546年~公元616年

智永之徒


详细资料:

智果,隋仁寿年间书法家,师从智永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隋炀帝曾说“智永得右军(王羲之)肉,智果得右军骨。”
* * *
人物介绍
智果(生卒年不详),会稽(今属浙江绍兴)人。出家为僧,居永欣寺(应为永兴寺:出自田蕴章每日一字一题),师从智永。爱好文学,常诵《法华经》。隋炀帝杨广早年以晋王为扬州总管,爱其书法,召令写书。智果以为既已出家,不能再为世俗服役,拒不从命。杨广大怒,将其囚禁于江都,令守宝台经藏。后杨广入朝为太子,出巡扬、越,智果上《太子东巡颂》,始得宽释,赐钱一万、金钟两枚,召入东都慧日道场。后终于东都。年六十余其书法近似王右军,隋炀帝曾谓其得右军骨。
书法特色
智果擅长书法,隶、行、草皆工,写铭石尤为瘦健。其隶、行、草书被唐代张怀瓘在其著作《书断》中列为能品,并称:“炀帝甚喜之。工书铭石,甚为瘦健。尝谓永师云:‘和尚得(王)右军肉,智果得右军骨,夫盘骨藏于肤内。’山水不厌高深,而此公稍乏清幽,伤于浅露。” “稍乏清幽,伤于浅露”说的是智果的书法筋骨外露,不够含蓄。唐窦臮《述书赋(上)》称:“智永、智果,禅林笔精。天机浅而恐泥,志业高而克成。或拘凝重,萧索家声;或利凡通,周章擅名。犹能作缁门之领袖,为当代之准绳。并如君子励躬于有道,高人保志而居贞。”
后世影响
智果对后世影响较大的,是其书论《心成颂》。《心成颂》是最早具体分析书法结构的文章,开欧阳询《三十六法》、李淳《大字结构八十四法》等研究书法结构文章的先河,对字的结构的分析,简明扼要而又能抓住要领。《心成颂》见于元苏霖《书法钩玄》。全文由“颂”、“注”两部分构成。“颂”为有韵文体,“注”据严可均《全隋文》认为“非智果自注”。从单个字的布白结构,到行与行之间的相互映带,再到整篇的均衡匀称,作者都作了精彩的阐述,为后世书法结体立下了原则,也为重整体美的书法美学思想开了先声。清包世臣认为此文是谈站立时作书的手法和身法,所以有“长舒左足,潜虚半腹”(即站立时写长幅字,右半腹一定会贴紧几案,左半腹侧离几案,左脚舒展向后,这样“气”就不会偏右上浮,从而保证了书写时的自由舒畅)、“回展右肩,峻拔一角”(即右手斜着伸展,如角向前,那么右肩也就必然展开)之说。
* * *
年份为估计(杨广以晋王任扬州总管为590-600年,即帝位604-618年。东都609年命名,616年被瓦岗军所围。由此推知,智果生于534-558年之间,去世于609年之后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