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颉篇


李斯

公元前221年

小篆

《苍颉篇》 是我国古代继《史籀篇》之后的又一部启蒙识字课本,它最初由三篇文字构成,分别是秦丞相李斯的《苍颉篇》、中车府令赵高的《爰历篇》和太史胡毋敬的《博学篇》,共20章,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“书同文”政策的产物。习惯上,人们把李斯等人编写的《苍颉篇》原本称之为“秦三苍”。苍颉也作仓颉。
汉初,闾里书师合“秦三苍”为一篇,断60字为一章,共55章,合计3300字,仍称《苍颉篇》。汉代学者在此基础上屡有续作,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:“至元始中,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,各令记字于庭中。扬雄取其有用者以作《训纂篇》,顺续《苍颉》,又易《苍颉》中重复之字,凡八十九章。臣复续扬雄作十三章,凡一百二章,无复字。六艺群书所载略备矣。”东汉和帝时,郎中贾鲂又将班固所续的13章扩充为34章。
晋代的张轨将秦本《苍颉篇》作为上篇(55章,3300字),以扬雄所续《训纂篇》34章(2040字)为中篇,以班、贾二人所续《滂喜篇》34章(2040字)为下篇,合称《三苍》,习惯上也称之为“汉三苍”。至此,《苍颉篇》由初最的识字课发展演变为一部包含123章共计7380字的大型工具书,所以后世也把它视为字书。
《苍颉篇》在流传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释词解义的训释之作,汉代有扬雄《苍颉训纂》和杜林的《苍颉训纂》《苍颉故》。晋代以后,又有张揖《三苍训故》和郭璞《三苍解诂》之作,都是训释之作。《隋志》只著录郭璞的《三苍》三卷。
《仓颉》一系的字书,后世都亡佚了。
创作年代为估计。